“碳达峰”“碳中和”“储能”“新能源”是近年的几大热词。如今,在锂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钠离子电池逐渐闯入人们的视野。9月30日,华阳集团新能源股份与中科海钠联合打造的全球首批量产1GWh(吉瓦时)钠离子电芯生产线在阳泉市正式投运,这意味着钠离子电池将实现从中试到量产的关键转换。

  随着双碳政策的落实,绿色低碳已成为众多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在此背景下,储能行业迎来快速发展。随着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缺口的不断扩大,钠离子电池以其长寿命、高倍率、低成本等优势崭露头角。作为钠离子电池的“心脏”,钠离子电芯产品“破土问世”,将实现钠离子电池从中试到量产的关键转换,迈出“材料—电芯—电池 —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这也意味着华阳集团成为国内首家实质性打造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的企业。   

  “钠离子电池大规模产业化后,储能成本将大幅降低。”投运仪式上,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革介绍,搭配光伏等新能源,使用钠离子电池储能,综合发电成本有可能低于火电价格,钠离子电池有望取代铅酸电池,解决其循环寿命短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同时与锂离子电池形成互补,缓解动力电池行业对境外贵金属锂的依赖。

  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部长罗振华坦言,相比于储量有限的锂资源,钠资源在海水和地壳中含量丰富,分布广泛,且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类似,生产设备兼容,是一种电池容量高、维护方便、低成本、性价比高的替代品。可以应用在电动自行车、家用储能、大规模独立储能等场景。

  “山西省是我国产煤大省,拥有45万辆重卡。钠离子动力电池尤其适用于换电商业模式。”苏州翰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助林海军分析,若每年更新1万台新能源重卡,可降低柴油消耗约4亿升,减少100万吨碳、1.2万吨氮氧化物和80吨颗粒物的排放,明显提升当地的环境质量,取得广泛的社会效益。

  据了解,2021年6月,华阳集团与中科海钠联合在省综改示范区投运1MWh(兆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为钠离子电池集成化推广应用作出了重要示范,标志着钠离子电池即将步入商业化应用新阶段。同时,今年3月,在省综改区投产千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率先实现钠离子电池核心正负极材料量产,为高质量构建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打下了基础。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电化学储能产业迎来新的风口。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同步推进‘两个转型’的战略部署,以‘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为路径,聚焦钠离子电池‘上游原料—关键材料—电芯—电池模组—电柜应用’的全产业链技术链条,以应用场景需求为牵引,加速建设钠离子产业集群,打造世界一流钠离子电池产业中心。”华阳集团新能源蓄能新材料事业部副总经理赵广表示。(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