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料405828车次,钢筋出库38.47吨,混凝土实际用量311.06万立方米……9月30日,记者在山西路桥昔榆高速智慧建设管理中心的系统管理页面上看到,钢筋、混凝土、水泥等建筑材料入库和使用情况等信息一览无余。

  当下,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和广度,深刻改写企业竞争的规则。如何利用数字提高“清廉国企”的智治水平,已成为国有企业积极探索研究的新课题。国庆节前夕,记者来到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桥集团)在建工地和智能化管理中心,实地采访企业是如何借力数字科技赋能,助力“清廉国企”建设。

数智监督,链条更清晰

  当日,位于晋中市榆次区的昔榆高速LJ11标项目部内,一辆辆满载物资的车辆缓缓驶上项目部的磅站。

  该磅站启动了智能化称重收料系统,车辆驶上称重磅后,摄像头从车头、车顶、车尾三个部位自动抓拍车辆进出场照片,并实时将录像上传。与此同时,操作间的工作人员也抓拍一张记录图片。这四张图片和实时录像便精确记录了物资车辆的进场时间、物资重量。

  “智能化称重收料系统杜绝了重复称重、地磅作弊等人为漏洞,防止了各类纠纷,实现了动态化、精细化的物料管理。”项目部管理员梁超介绍道。

  他告诉记者,以往的收料程序需要人员全流程参与,称重后手工记录,再与货主核对相关票据,难免出现误差。使用智能化称重收料系统后,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而且数智监督全程自动化,无人为因素,各项数据更加准确。

  在该项目部智慧建设管理中心,记者看到工作人员熟练地通过系统页面记录各项建筑材料的入库、出库以及使用情况。路桥集团工程管理部部长杨嵩桥告诉记者,这个智能物料管理系统是他们在2020年7月开发的,系统使用“互联网+物联网”模式,对物料入库、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相关负责人通过平台端或手机APP第一时间掌握具体信息。

  杨嵩桥坦言,通过对物料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廉政把控,实现了全过程流程化、系统化、公开化,多角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真正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提升了云端监督实效。

数智监督,细致而公正

  在位于昔阳县的昔榆高速LJ3标项目工地现场,每天有近千名工人在工地上作业。每个工作人员的入场、退场和工种分布情况如何,劳资中心都要进行精准把控。

  高效公正的管理底气依靠的是路桥集团建筑工人劳务实名制系统。2019年,该系统投入使用后,从基本信息、合同登记、进场管理、考勤管理、工资管理、退场管理等环节层层管控,实现了工人信息化的动态管理。

  该项目部劳资专管员王丽军为记者进行了现场信息演示。记者看到,每位工人的入场、考勤、工资支付等信息井井有条地显示在屏幕上。同时,从工人实名制管理、培训情况、个人诚信信息、从业信息等也可以看到,该项目部对员工工作情况已做到全过程信息化管控。

  王丽军介绍,劳务实名制系统解决了工人归属问题,降低了工人流动性,有利于开展劳务人员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实行持证上岗,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同时,实名制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保护企业和劳务人员双方的权益,有效规避用工风险和劳务纠纷。

  记者了解到,建筑工人劳务实名制系统还与省住建厅建筑工人劳务实名制系统建立了数据对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智监督,高效又便捷

  随着建筑交通行业管理信息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以数字科技赋能,开启了智慧化管理模式。

  在路桥集团停车场,司机师傅周战臣正在申请使用公车。他打开手机登录路桥行APP的工作用车智慧车辆管理系统后,填写了车辆使用申请单,内容涉及使用时间、申请事由、使用区间、使用人等信息,申请很快就被批准了。

  “还车时要拍车辆行驶公里数以及司机与车头的固定位置图片,上传后方可还车,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公车私用情况发生。”周战臣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该系统是山西路桥数字一体化管理平台的一项功能,包括人财物使用、投资建设、施工运营、市场开发、纪律检查等内容,覆盖了集团到分子公司及项目部的全部运营单位。

  路桥集团信息中心主任郭鑫表示,近年来,集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内嵌到企业管理的各方面全过程,致力于运用大数据实现24小时全方位动态化监管,为全面建设清廉国企打造了“智慧大脑”。

  “数字赋能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质量和效率,规范了企业管理行为,变事后追责为事前预防、事中管控,有效避免廉政风险的发生,助推了清廉国企建设。”路桥集团纪检综合室副主任曹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