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长城 朔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大同市天镇县明长城李二口段 朱萌 摄

长城,在山西境内纵横3500公里,文化遗存共计4276处,留下了从战国至明清的历史印记,成为民族融合的生动见证。古老的三晋大地上,坐落着雁门关、偏头关、宁武关、娘子关等雄关要塞,发生过李广抗击匈奴、杨家将戍边卫国、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等古今著名战役。

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8条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中,长城文化遗产探访之旅——山西线路串联起了大同市天镇县明长城李二口段、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长城、阳泉市平定县明长城娘子关段、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丫角山这4处山西省内以明长城精华段落为核心的旅游景区,让人们在领略长城壮美雄姿的同时,了解长城沿线地区波澜壮阔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全景展示波澜壮阔的长城历史

阳泉市平定县是晋冀间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长城资源十分丰富。在这里,最有名的莫过于被称为“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该地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妹平阳昭公主率娘子军驻守而得名。

据说,平阳昭公主在娘子关任元帅期间,表现非常勇敢,常常身不离鞍,手不离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中英豪。如今,娘子关压饼、娘子关河灯文化节、平定武迓鼓《保卫娘子关》、沉浸式人文体验剧《遇见娘子关》等创新文化旅游项目,为游客生动展现着明长城娘子关段的历史文化。

与此同时,平定县各村落着力保护长城遗产、讲好长城故事,发挥当地关隘驿道资源优势。新关村村民自发组织义务修复、守护固关长城近30年,如今还以长城旅游带动全村发展。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军事驿站,下董寨村将古代驿使传递信息的形式演变为一年一度的跑马排活动,让游客体验感满满。

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地处晋蒙两省区交界处,俗称西口,历史上“走西口”就发生在这里。作为明清时期重要的关隘税卡,杀虎口不仅有过“日进斗金斗银”的辉煌,而且是清代我国北方最大商号“大盛魁”的发祥地,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

右玉县马营河村位于杀虎口风景名胜区内,近年来,当地积极打造马营河古堡文化公园品牌,把西口文化、晋商文化、长城文化有机融合,举办生态民俗文化旅游节,来这里寻古访迹的旅游者络绎不绝。

“十三五”以来,朔州市连续举办塞上朔州长城国际旅游节,推动成立长城沿线城市旅游联盟,大力推进长城文明守望、长城旅游公路交通、长城生态绿化、长城沿线乡村环境整治、长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五大工程,推动“长城人家”民宿品牌建设,有力提升了朔州长城旅游品牌影响力。

保护长城景点 维护长城雄姿

大同市天镇县境内有保存完整的60余公里明长城,见证过中原与边地的战与和。其中,李二口长城东西因山势蜿蜒、南北沿山脊攀升,保存完整、建造奇伟,极具观赏价值。

近年来,天镇县编制完成了《天镇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总体规划》,依托长城北向入晋“第一站”、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主线起点等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倾力打造李二口长城板块核心景区。

目前,景区内长城资源丰富,民俗底蕴厚重,围绕李二口“错长城”、云东古道等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了天镇历史陈列馆、“石头记”大观园、红色记忆馆、长城舞台、九曲黄河灯阵等景观景点,长城故事演艺等项目也在规划推进中。通过县里的倾力修复和打造,天路、长城、杏花、红叶、雪景四季风貌交相辉映,吸引着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为了让更多人亲近长城、了解长城,大同市还举办了古长城旅游公路徒步大赛,主线全长250公里的路线基本沿古长城布设,并连接附近多个城堡,让人们用脚步丈量大同古长城美景。

忻州市偏关县是黄河入晋第一县。作为古代与北方游牧民族仅隔一水的边防重镇,自老牛湾至寺沟这一段沿黄河东岸修筑的明代长城,全长36公里,被称为“黄河边”。远远望去,黄河与长城携手并肩,蔚为壮观。2020年,《忻州市市长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为老牛湾等长城保护提供了依据与指导,并将每年7月份第二周作为长城保护活动宣传周。

据悉,2019年以来,山西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印发《山西省长城重要点段保护方案》,推进全省文物安全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700余名长城保护员纳入省财政保障体系,长城保护队伍不断壮大;精准谋划132个项目纳入省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库,近两年8个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立项,累计3.52亿元专项资金落地山西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基本实现主线通车,内外长城沿线贯通,形成“主线+支线+连接线”的长城公路环线,旅游交通得到极大改善。阳高杏花节、天镇李二口长城文化节、朔州塞上朔州长城旅游节持续举办,叫响一批节庆品牌。推出以《天下大同》《长城长》《铸城》为代表的一批精品文旅演艺,长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今年5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保护规划》正式印发实施,对长城保护和文化传承工程、长城文化研究发掘工程、环境配套提升工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工程、数字再现工程五大工程作出系统安排,提出了保障体系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