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持续推进惠民工程,全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如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百姓、如何办好民生实事,在政协会议上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

  过去五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38万亿元用于民生福祉,占财政支出的八成以上;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6%、8.8%;省政府每年办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

  对于我省的民生改善,委员们赞不绝口,他们一致认为,只要把事关民生的庄严承诺一件件履行好,把改善民生的各项举措一项项落实好,就能换来百姓心中真实有温度的获得感,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就会越来越强。委员们说,政府工作报告也为今年民生工作定下基调,要落实好,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

  切实增强人民获得感

  民之所盼,就是施政所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我省将提升全面小康水平,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健康山西”战略,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省政协委员、山西财经大学校长刘维奇提出,实施创新性战略转型必须依靠人才支持。他说:“建好优势专业是今后高校发展的一大目标,不但要体现学科优势、专业特色,还要紧密结合山西需求。只有这样,高校专业才能服务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山西转型升级。”

  省政协委员贾嵘来自山西省实验小学。她说:“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均衡化发展,应扩大优质资源,采用大学区、集团化办学、学校发展共同体模式来破解小学择校热,惠及更多的孩子和家庭。”

  省政协委员、山医大一院副院长杨辉着眼养老问题。她建议,尽快形成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护+养”结合模式。在她看来,只有将养老与医护切实地结合起来,才能使老年人得到真正的照护,从而拉长生命的长度。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度明确方向:到2020年脱贫攻坚决战完胜,聚焦深度贫困,着力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提高脱贫质量和成效,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对此,省政协委员王亦建议:“脱贫攻坚必须结合乡村振兴的战略,以产业振兴为抓手,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寻求发展壮大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推动整体脱贫致富。”

  “我省是著名的中药材主产区,深挖我省中药材资源优势有望创造出一个千亿元产值的新产业。”省政协委员王爱琴建议,整合资源要素、加大科技投入、给予适度政策支撑,从而带动更多贫困户致富。

  省政协委员、长治市政协副主席王卫军表示,乡村振兴,绝对不能搞“一刀切”工程。农村发展要因地制宜,适合搞旅游的搞旅游,适合搞种植的搞种植,经济发展要符合当地乡情。(李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