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海域,蛟龙出海,直刺苍穹。

  4月30日,我国在东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海射遥三火箭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D(04~07)/04A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在此次发射任务中,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团队主要承担测试发射、测量控制和通信保障等任务。

  近年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团队科技强能的热情持续高涨,航天发射任务捷报频传。“这都得益于智能化训练系统的不断应用。我们利用‘一体化协同训练模拟系统’开展岗位实操训练、借助‘指挥智能作业系统’加强文书协同编辑能力、使用‘VR模拟训练系统’进行日常岗位业务训练。”该团队负责人许国志告诉记者,这些系统是由本团队研发而成,而这个团队的成立时间仅四年多。

  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完善航天发射任务能力,是该团队成立至今一直寻求破解的难题。如今,已寻得密钥。

  赓续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

  “在先辈的故事中,我触摸到了忠诚的分量,那是实实在在的,是刻骨铭心的,是书本上读不来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先辈们住过的厂房都已破旧不堪,但他们的精神却愈发可贵。”

  ……

  在回工作区的大巴车上,大家你一 言、我一语,感慨万千。这是该团队组织的一次“追寻先辈足迹,砥砺初心使命”主题党团活动。“一座旧址就是一本鲜活教材,一个故事就是一堂生动党课。”中心讲习员冯伟觉得,即使是听了无数遍的旧址故事,每听一遍,心头也会突然间热流涌动。他说:“这些红色资源,是我们筑牢政治根基的宝贵财富!”

  在赓续传承中点燃心中火焰,在体系灌输中夯实理论根基。为避免产生思想不稳定因素,该团队把培训忠诚作为系统工程来建设,从深化理论武装、弘扬优良传统、强化组织功能、突出实践锤炼、坚持荣誉激励、严格纪律规矩6个方面,多点发力、一体推进。

  伴随忠诚培育体系应运而生的理论“讲习所”,如今已成为该团队的主要活动场所。在这里,大家可以了解重大理论观点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实践要求,不断提升思维层次、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作为讲习员,冯伟每天都会收集整理一些新的理论文章,即使忙完手头工作已是深夜,他也要翻开报纸、打开网页,将最新的理论文章摘选分类。“在‘讲习所’分享理论成果,让我很有成就感,特别是一些党史故事,每讲一次,大家都会热血澎湃。”

  强化作风建设 勇于担当作为

  “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成果评审,成绩优异;例行抽查,各项制度落实严格……“有协作意识,作风养成需要进一步加强。”团队领导介绍,一次摸底调研彻底掀开了作风整改的热潮。

  “我们这里科研人员占绝大多数,作风松散一些可以理解。”一次调研,一些科研人员的抱怨,让团队领导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对标科技队伍“关键支撑和硬核实力”这一定位,“对科技队伍作风建设的思考”成为团队同志们经常探讨的话题。

  团队领导向记者讲起了一段故事。在单位自上而下组织学习英雄群体先进事迹时,在进行大讨论的过程中,交流期间几名科研人员几度哽咽,说不下去。“那一刻,需要担当、勇气,更需要一种精神……良好的作风在深入讨论中逐步形象化,这次讨论让全体人员深受启发。”

  很快,一沓整理好的红色故事集,分发给了每一名同志,其中包含了100余个平凡岗位的先进事迹。潜移默化中,每个人的变化十分明显。

  “越是环境苦、任务重、责任大,越需要过硬的作风。”团队领导以此次作风整改转变为契机,梳理了科技人员四句话精神模型:听党指挥、报效国家的战斗信念;敢打必胜、牺牲奉献的血性;艰苦奋斗、创新超越的品格;团结协作、严慎细实的作风。

  发挥科技优势 锤炼过硬本领

  夜色如墨,寒风刺骨,一声响彻天空的集合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一场远距离投送揭开帷幕。一时间,灯光四起,整齐的脚步声、低沉的口令声、车辆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穿过崎岖的山路,向着150公里外的陌生地域开进……到达指定区域,装备车辆迅速调整位置,就地展开电缆敷设、系统配电等前期准备工作,任务过程紧张有序展开。

  “虽然各个环节的操作细节大家都已熟记于心,但在夜间陌生地域环境下,各项操作还是面临众多考验。”指挥车里,跟随此次任务的技术室团队感到压力,他们负责作业文书审核及技术总体把关。他们坦言,“一次次的实践锤炼中,让大家明白,航天科技人员不仅要有技术视角,还要有指挥员视野。”

  实践锤炼倒逼能力提升。“常态组织‘每周一题’研究、利用‘利剑讲堂’交流任务中的指挥操作技能……”翻阅该团队人才培养计划,一系列机制和模式成为培育复合型科技人才的有力抓手。涌现出一大批“指技合一”的人才,如“两栖指挥”李成、“理论之星”冯伟、“科研能手”王非一、“一号指挥”代凯奇……

  发挥科技优势,不断向科技创新要质效。该团队党委瞄准力量体系、专业体系、能力体系三大方面,制定培养规划,创造发展平台,优化成长环境,狠抓制度落实,一批创新型人才方阵加速崛起。

  近年来,该团队紧盯态势感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应用等领域,向提高能力要课题、找项目,在任务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运用变革、迭代更新,取得了多项较好的应用成果。(邓伟强 唐海波 于吉松 赵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