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总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憧憬。1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省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心和慰问。“扛起主责主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调动各方力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连日来,大家纷纷表示,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殷嘱托,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作出更大贡献。
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山西考察调研,充分体现了党的领袖对老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山西工作的高度关注。这次考察调研,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内容,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今后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宏表示,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殷嘱托,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理解和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目标任务、推进措施,将各项任务方案化、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以一流理念、一流作风、一流品质、一流业绩的高标准要求,扛起主责主业,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第一站,就专程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实地察看灾后恢复重建情况,让我备受激励、倍加振奋,更感肩上的责任重大。”省水利厅厅长常建忠说,防汛抗旱是水利部门的职责,必须牢牢扛起政治责任。要树牢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考虑得更深入一些,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全力防止脱贫群众因灾返贫。今年,全省水利工作要突出防洪保安,把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预”在当先、“实”字托底,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四不”目标,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全面开展汛前隐患排查整改,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准备。
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是防返贫重点监测三类户。为全面巩固提升脱贫质量,消除致贫返贫风险,防止出现群体性返贫问题,山西职业技术学院驻五寨县小河头镇大刘家湾村的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蔚仁伟自去年5月份来到村里,带领队员们在重点监测“三类户”的基础上,把防返贫监测范围覆盖到全村222户农户,将每户农民的户情纳入研判范畴。他说:“我在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的新闻时,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前几天,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决定投资40万元用于所帮扶村的人畜饮水质量提升项目工程,这不仅将彻底解决乡亲们生活用水问题,还为村里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提供条件,进一步拓展群众的增收渠道。”
补短板强弱项促产业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2021年,我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自然村比例达到91.3%;新开工农村污水处理设施636个、新改造农村卫生厕所30.7万户;十件实事顺利完成年度目标;阳城蚕桑文化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芮城县城乡一体化办园入选第三批全国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省委农办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主任科员石荣高兴地说:“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围绕农村规划编制、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重点工作,调动各方力量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推动绿色发展,才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策。沁水县嘉峰镇因煤而兴,辖区企业众多,环境问题突出。如何补上农村环境这块短板?近年来,嘉峰镇将环境整治和拆违治乱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对全镇18个村进行类别划分,全面提升卫生乡村创建水平。尤其是2021年以来,该镇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工作,既在突击整治上见成效,又在长效常治上下功夫。嘉峰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冯立康说:“我们在‘六乱’整治工作中,念好‘拆、管、美’三字诀,拆违治乱动真格,规范管理见真章,美化提升求实效,域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现如今,全镇绿化、美化覆盖率大大提高,田园风光随处可见,公益广告和政策宣传标语点缀其间,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只有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天镇县于八里村党支部书记马祎飞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山西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他和蔼的笑容、亲切的话语坚定了我们靠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前不久,于八里村和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秋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种植700亩白萝卜、“心里美”的合同。这样村民除了每年每亩有900元的租地费外,还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合作社打工,或者外出务工。无论哪种选择都能促进群众增收。
以实干求实效出实绩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雪来到临汾市考察调研,我感到特别激动,同时也倍感振奋,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更足了。”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若农表示将牢记领袖殷殷嘱托,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稳粮食保耕地为基础,以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为引领,坚持把“临汾优选”作为推动临汾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兴旺的重要路径。他们将继续强化临汾农业“大脑”,打造“智慧农业”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强化金融、保险、物流仓储、产销衔接等方面的政策集成,促进涉农领域血脉相通;强化农业与文旅、教育、康养、体育休闲等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融合发展,积极打造新业态,实现临汾农业提档升级,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共同富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太谷区大白大地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郝子平在当地老百姓眼中不仅是农机大户,更是科技种田带头人。近年来,他和科研单位合作,先后承担精准测土配方试验、大豆高粱新品种试验、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玉米免耕播种试验、西瓜品种试验,以及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区建设和有机旱作项目等。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考察调研让他干劲十足,他高兴地说:“我的合作社现有21名农机手、农机33辆、农机具62台。这几年,我搞的农业生产托管,除服务本村外,还服务其他村,目前托管土地达到1万余亩。下一步,我将继续完善仓储、销售、加工等环节,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为农户提供更多服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我们要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把农村打造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园。”夏县南大里乡党委书记秦晨林表示,“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擦亮以设施蔬菜为主的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党的建设五张‘名片’,持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多措并举开展便民服务,以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的干劲,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用双手建设美好生活,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李全宏 范珍 王秀娟 张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