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1月23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省长  李小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我们多措并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决策部署,及时制定实施稳增长的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四位一体”推进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5年投资1814亿元,新增铁路营运里程660公里,营运总里程达到3740公里。

  投资2014亿元,推进公路建设,其中建成高速公路3000公里,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投资636亿元,35项应急水源工程和引黄北干工程建成投用,大水网工程全面投用;投资1435亿元,推进电源点、主干电网、农村电网建设,新增电力装机259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晋东南至湖北荆门世界首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投入使用。投资90亿元,建成燃气管网3000多公里。5年中,机场、通信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新成绩。

  努力扩大消费,全面落实“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政策措施,推进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便民连锁店3.5万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12个,推进“农超对接”,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深入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活动,城乡消费继续扩大。努力稳定和拓展外需,2012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50.5亿美元。

  积极发展实体经济,大力推进“双千亿”工程,8户企业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煤销集团率先进入世界500强。省监管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利税、营业收入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0%、60%以上,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全省四分之三的就业岗位和近一半的生产总值,成为吸纳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初步核算,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1.2万亿元,是2007年的2倍;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2650亿元、1516亿元,是2007年的2.2倍、2.5倍;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76亿元,是2007年的2.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76亿元,是2007年的3.1倍。

  五年来,我省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发展历史性地跃上了新台阶!

  我们多管齐下狠抓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建立十大安全生产制度和118条安全生产规定,深入开展以煤矿为重点、覆盖20多个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严格落实政府监管责任,选派市、县长安全助理,成立安全监管“五人小组”,实行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配齐配强煤矿“六大员”、非煤矿山“五大员”。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变招工为招生,强化现场管理;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有力地扭转了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1%、32.7%,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85.8%。

  与此同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出台了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公路超限超载率由13%降低到0.2%。

  全面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积极排查和化解社会矛盾,认真做好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应对和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五年来,我省安全生产形势实现了明显好转,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为做好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痛下决心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转型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全省矿井总数由2598座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由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单井平均规模达到年产120万吨,安全生产水平、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全面提高。2012年,全省煤炭产量、外运量分别达到9.1亿吨、5.8亿吨,比2007年增长45%、9%。

  全面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推进非煤矿山、焦化、冶金、电力等行业整合重组和技术改造,探索构建和谐煤电关系,推动煤焦、煤化工、煤机一体化发展,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明显提升。

  大力推进太重动车轮对总成国产化、富士康苹果手机和机器人、吉利新能源汽车、三一重工装备制造、潞安煤化工多联产、太钢冷轧硅钢、杏花村汾酒工业园等项目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先进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由2007年的55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418亿元。

  大力实施服务业“1+10”工程,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投入运营,组建省属六大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20亿元;积极开展“晋善晋美”等旅游促销活动,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800多亿元。

  加快推进国家循环经济和生态试点省建设,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色生态、造林绿化和“2+10”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5年淘汰小火电430万千瓦、小钢铁4050万吨、小焦化3620万吨、小水泥5430万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3.44%,主要污染物减排全部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太原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

  年均营造林480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000万亩,全省地下水位平均回升1.13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认真贯彻落实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0.86%提高到1.17%,省级以上各类技术中心达到337家,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4项,授权发明专利4386件,成功开发了千万吨级矿井综采成套装备、煤基合成油、新一代激光显示器等一批具有综合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累计引进两院院士48名、海外高层次人才137名,新增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3.6万名、高技能人才28.2万名。

  五年来,我省煤炭工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结构加快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出了新的步伐!

  我们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市域城镇化,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年均增长27%。在认真落实国家各项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实施了50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资金规模达到50亿元。

  扎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农田实灌面积达到1920万亩,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粮食产量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去年达到127.4亿公斤。

  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深入实施“513”工程,6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4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初具规模,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完成1.1万个新农村重点村和200个连片示范区建设任务,全面启动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大力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等重点扶贫工程,深入开展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11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编制完成“一核一圈三群”城镇总体规划,启动实施城镇建设“十大工程”,太原晋中同城化、晋北、晋南、晋东南三大城镇群及长治上党城镇群、临汾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等城镇组群建设迈出新步伐,城镇化率5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超过51%。

  五年来,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特别是投入600多亿元,圆满完成两轮“五个全覆盖”,农村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们高度关注、切实保障、着力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5年城镇新增就业2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205万人;5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65万套、竣工107万套,完成国有重点煤矿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0412元、6357元,是2007年的1.8倍、1.7倍。

  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教育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国家4%的要求,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公办幼儿园426所,改造农村幼儿园1568所;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招聘农村特岗教师上万名,改造中小学校舍2200多万平方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普通本科院校生均经费由9000元提高到12000元;投资近百亿、占地近万亩、可容纳15万学生的高校新校区基本建成。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价格平均下降30%以上;投资近20亿元的山西大医院建成投用,新建和改造医疗卫生机构9338个;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15元提高到25元,66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城乡居民;在34个县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和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粉墨春秋》、《解放》、《走西口》等一批精品剧目引起较大反响;五台山申遗成功,平遥国际摄影展等文化活动影响广泛。

  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繁荣进步。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全民健身活动蔚然成风,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我省体育健儿在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上共取得1金2银2铜的好成绩。

  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和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制度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八连增”、月人均达到1876元,320万名60岁以上老人领到养老金,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年人均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240元。

  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164元、60元提高到308元、148元。1.6万名孤儿和17万名残疾人得到救助。最低工资标准由610元提高到1125元。278万名困难群众领到物价补贴。800多万农户享受到免费取暖用煤。

  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积极发展人口计生、妇女儿童、老龄事业和红十字会、慈善等公益事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作进一步加强,气象、地震、测绘、人防和档案、参事、史志、政策咨询、科普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五年来,我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批,加快推进“一市两县”、“一市两园”、“一县一企”、省属国有重点企业试点和标杆项目建设,土地、投融资等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积极成效。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基本完成,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圆满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扩大到72个县,省属国有企业由35户重组为21户,省直机关与所属企业脱钩。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838项,在22个县开展扩权强县试点,下放审批权限85项。

  晋商银行组建运行,汇丰银行等设立分行,14家企业成功上市,5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980多亿元。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省部、省际、省校、省企合作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中博会、能博会、农博会、世界晋商大会等重大会展,招商引资成果丰硕,5年共签约项目8500多个,到位资金1.3万多亿元。

  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5年省政府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6465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0件,制定政府规章18件。群团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完成第八届、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深入推进“法治山西”建设,“五五”普法工作成绩显著。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深入开展煤焦、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和行政问责制。

  五年来,全省上下政通人和、充满活力,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与此同时,全力以赴支援南方地区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圆满完成四川茂县等灾区援建任务,扎实开展对口援疆工作,彰显了山西人民顾全大局、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美德。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的指引,靠的是中共山西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省政协的大力支持、有效监督,靠的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晋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中央驻晋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山西改革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此时此刻,我们还要向先后领导本届政府、为山西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孟学农同志、王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就鼓舞人心,五年的实践给人启迪。我们深深体会到,办好山西的事情,必须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主题主线,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转型跨越。

  必须坚持把抓好安全生产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生产也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和着力改善民生。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为统领,着力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抓住煤炭资源整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推进等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以重点工作带动整体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逢山开路、遇河搭桥,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我们相信,只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和发扬这些宝贵经验,就一定能够在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不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二、今后五年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省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办好“两件大事”、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重要时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审视山西的发展,我们具有难得的机遇和有利的条件,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省第十次党代会描绘了山西新的发展蓝图,已经取得的发展成绩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包括综改区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丰富的能源资源、较低的要素成本、独特的区位条件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全省上下人心思进,为我们干事创业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许多挑战。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新兴产业比重偏低,中小企业发展不足;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安全生产基础不牢、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仍然较多,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依然任重道远。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多,农民增收特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任务艰巨,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开放相对滞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一些部门依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少数干部作风漂浮、脱离群众,甚至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未来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我们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攻坚克难,不仅已有的政策、资源等优势和良好的基础、条件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而且劣势也可以转化为新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增添了我们奋力前行的动力。

  我们要以对山西发展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直面问题,正视差距,凝心聚力,开创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做好新一届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总体战略,以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统领,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未来五年,要突出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统领地位,完善顶层设计,锐意改革创新,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方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经济建设,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在努力扩大消费、积极拓展外需的同时,充分发挥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的火车头作用,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进而拉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4500亿以上。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

  建设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晋北、晋中、晋东南三大煤电基地,沁水、河东两大煤层气基地,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基地。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多元服务主体。

  推进“一核一圈三群”建设,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力争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2017年达到60%左右,构建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省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转变。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发挥好金融对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我省开放型经济水平。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加快推进文化建设“八大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教育人民,大力弘扬山西精神,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公益性文化单位发展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培育壮大文化骨干企业,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成为我省新的支柱性产业。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大力推进社会建设,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我省“十二五”收入倍增计划部署,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3万元、1.1万元以上。

  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基本形成住房保障体系。

  在巩固提升过去两轮“五个全覆盖”成果的基础上,投入400亿,为农民群众再办五件实事,即全面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特困群众易地搬迁、行政村街道亮化、村级幼儿园改扩建和乡村清洁工程。

  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家园。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和生态试点省为抓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深入实施绿色生态工程,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

  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力度,实施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造林绿化工程,每年营造林400万亩以上,力争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监督。健全协商民主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开展工作。

  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全面推进“法治山西”建设,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深入开展“六五”普法,继续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新一届政府决心与全省人民一道共同努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再上新台阶,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届时,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山川秀美的新山西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2013年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一年。

  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烟尘、粉尘排放量均下降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2%。

  今年,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千方百计扩大消费。扩大有效消费需求,改善居民消费预期。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规范发展网络消费,倡导节能环保等绿色消费,促进家政、养老、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鼓励汽车、家电、住房装修等大宗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建设,打造城市15分钟便民商圈,实施骨干流通企业“515”工程,抓好10个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渠道。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让群众安全消费、满意消费。

  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选准方向,优化结构,注重效率,提高效益,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加强重点领域投资,基础设施投资1000亿元,产业开发投资5500亿元,民生社会事业投资2000亿元,城镇化和生态环保投资1000亿元。

  实行“六位一体”工作机制,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大通道等铁路项目,新建续建高速公路685公里,改造国省干线公路500公里、农村公路1000公里,加快建设吕梁、五台山和临汾机场。

  继续抓好中部引黄、东山供水等大水网骨干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智能电网、燃气管网等建设,抓好通信等新型信息技术类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措资金,确保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万亿元。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推进大企业“双千亿”工程建设,完善治理结构,创新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更多大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进军世界500强。

  积极推进煤销集团重组山西国际电力、晋煤集团重组太原煤气化,加快阳煤集团重组搬迁改造太化。

  加大对中型企业产品开发、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的支持力度,培育更多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

  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融资担保、创业辅导、企业孵化、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

  (二)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发展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成果,完成整合矿井改造任务,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矿井。加大煤炭转化利用力度,不断延伸煤电铝、煤焦化、煤建材等煤基产业链。

  促进煤电联营,落实电煤价格改革措施,构建和谐煤电关系。

  新建续建电力装机800万千瓦、投产430万千瓦,进一步提高外送电能力。完成焦化行业整合重组任务,推进化工行业整合提升。

  整合中小钢铁企业,培育发展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全面提升传统产业信息化水平。

  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通过消化、转移、整合、淘汰等方式,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今年再淘汰300万吨焦化、300万吨水泥、160万吨钢铁等一批落后产能。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512”工程,进一步做大煤炭机械、重型机械等优势制造产品,抓紧培育高速列车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产品;大力推进潞安集团煤基多联产、同煤集团煤制天然气、焦煤集团甲醇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项目;

  加快推进不锈钢、铝镁深加工等新型材料项目;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其他新兴产业。

  大力实施品牌创新战略,增强我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实施“1511”工程,统筹推进各类服务业发展。

  着力打造“晋善晋美”整体品牌形象,加快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重点景区改造提升,打造精品线路,开发特色产品,培育骨干企业,完善配套设施,做大做强旅游业。

  以煤炭、焦炭等大宗货物为依托,建设大型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强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建设,发展煤炭现货期货交易。加快发展金融、现代通讯等其他生产性服务业。

  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相互合作,推进协同创新。

  加快推进太榆科技创新城和11个市的科技创新园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围绕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煤层气开发利用、先进装备制造及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农业和社会民生等领域,布局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

  坚持培养引进并举,以项目为载体,实施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三百计划”和“千人百县”专家服务基层计划。

  (三)着力做好“三农”工作。

  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

  在全面执行国家和我省已有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基础上,再出台10项新的扶持政策,新增补贴资金10亿元,确保农民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1000万亩旱涝保收农田、山老区“一村一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机械化,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启动七大产业振兴和翻番工程,大力实施“513”工程,做大汾酒、老陈醋、乳制品等特色食品产业,培育大型农业企业集团,治理开发“四荒地”,积极推进板块式产业开发。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五个一体化”,再启动100个新农村集中连片示范区和3000个重点村建设。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

  今年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10万户,易地搬迁农村特困人口11万人,完成1.7万个行政村街道亮化任务,改造村级幼儿园500个,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切实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

  以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扎实推进移民搬迁、产业开发、劳动力素质提升等重点工程,启动国有大型企业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实施扶贫龙头企业“百企带万户”增收工程,资助万名大中专贫困生完成学业,深入开展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包村增收活动和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力争再有47万户贫困人口脱贫。

  我省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口众多,做好“三农”工作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我们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四)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大力推进城镇建设。支持太原率先发展,加快南部新城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加快太原晋中同城化,抓好共建区和公用区设施建设。

  继续推进晋北、晋南、晋东南三大城镇群建设,加快推进长治上党城镇群、临汾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孝汾平介灵等城镇组群发展。

  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推进县城和中心镇扩容提质,统筹各项政策措施,加快产业和人口向县城、中心镇集聚,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的桥头堡。

  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继续推进城镇建设“十大工程”,加快改造棚户区、城中村、老旧街区,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优化发展城市公交,增加公共绿地和活动场所,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和舒适度。

  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有效解决交通拥堵、环境脏乱等突出问题。

  研究出台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推行居住证制度,解决好社会保障、子女上学、保障性住房等问题,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农民既能进得来,又能留得住,更能发展好!

  (五)着力抓好安全生产。

  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扎实推进“打非治违”行动,严厉打击违法非法建设、生产、经营活动,严厉打击私挖滥采行为。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不断加大安全投入,推进科技兴安、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抓好企业基础和现场管理,强化职工安全培训。

  严肃查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一票否决制”。

  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杜绝瞒报迟报现象,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由明显好转向稳定好转坚实迈进。

  各位代表,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近期发生的几起事故警示我们,必须始终怀着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之心,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以安全生产的扎实成效维护山西发展大局、保障人民幸福安康!

  (六)着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深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巩固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成果,完善转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探索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实施“百县强基”、“万村千乡”文化工程,推进山西广电中心等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抓好山西大剧院、图书馆等文体设施的管理和运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送书送戏下乡等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鼓励文化精品创作,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

  依托十大文化产业集团等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

  三晋文化灿烂辉煌。我们要像挖掘煤炭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早日建成文化强省,让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造福人民、繁荣山西!

  (七)着力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积极扩大就业。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好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创业型城市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双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创业扶持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的目标。

  做好社会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率全部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再提高10元,达到65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年280元。城乡低保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30元、24元,达到338元、172元。

  稳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和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保制度,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工作,切实做好孤儿保障工作,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抓好续建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再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8万套、建成18万套,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启动农村住房抗震改建试点。

  全面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运营和退出等管理办法,推动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制度并轨运行。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新建改扩建200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视发展特殊教育。

  优化高校专业和学科设置,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完成高校新校区建设任务,确保师生按期入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同步推进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在试点县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向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延伸,实施好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启动建设山西儿童医院。加强中医药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加强网络社会管理。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用药安全。深化“平安山西”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公路治超工作。

  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和应急管理,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和人防工作。发展妇女儿童、老龄和红十字会等事业。做好外事、侨务、港澳、对台等工作。

  各位代表,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改善民生永不停步。我们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改善民生的工作抓在手上,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抓好节能降耗。全面开展能效对标活动,狠抓六大重点行业和千户重点企业节能工作,加强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领域节能工作,再完成750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改造任务。积极发展煤层气等清洁能源。

  推广应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产品、技术和设备,探索开展节能量和水权交易。严格保护耕地,强化建设用地考核,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抓好减排治污。推进非电行业脱硫和火电、水泥行业脱硝,开展燃煤电厂和冶金、水泥等行业除尘改造。加强PM2.5监测,加大汽车尾气、燃煤烟尘、扬尘等治理力度。加强污水处理管网、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确保环保设施有效运转。

  推进排污权交易,积极探索碳排放权交易。

  抓好循环经济发展。在加快构建循环型农业和循环型服务业体系的同时,着力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推进华润中铝吕梁兴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华能太原东山低碳工业园等建设。

  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积极开展低热值煤发电、劣质煤生产煤基合成油、煤焦油深加工、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抓好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积极倡导低碳消费模式。

  抓好造林绿化和生态治理恢复。大力推进六大造林绿化重点工程,基本完成高速公路沿线绿化,启动实施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植树造林工程,全年营造林450万亩以上。

  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工程、“2+10”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抓好重点矿区、重点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积极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严禁超采地下水。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全省人民生活质量,事关全省长远发展大计。我们要坚持不懈、综合施策,建设美丽家园!

  (九)着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实施。

  根据我省即将出台的转型综改区实施方案,围绕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任务和10项配套改革,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切实发挥其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中的统领作用。增加标杆项目数量,加快标杆项目建设,重点在先行先试和改革创新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创新产业转型促进机制,完善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健全循环经济促进机制、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均衡发展机制,建立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有序进入铁路、公路、金融、能源、电信、市政、教育、医疗等领域。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巩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成果,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收益分享制度,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营业税改增值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改革工作。加快金融改革发展,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培育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服务网络;创新用地机制。同时,要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等其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发挥好开发区、各类园区的平台载体作用,推动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智力有机结合,提高招商引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健全出口信用保险机制,鼓励自主品牌、优势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省内紧缺原材料、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充分发挥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侯马方略保税物流中心的作用,完善大通关体系,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兄弟省(区、市)的交流合作,对接中原经济区,加快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深化与国家部委、高校、科研院所和央企、民企的合作,落实好各项战略合作协议。办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和第三届农博会,做好第八届中博会等重大展会参展工作。

  各位代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寄托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期望,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只争朝夕、先行先试,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取得新突破!

  我们要只争朝夕、先行先试,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取得新突破!打铁还需自身硬。新一届政府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和学习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强化目标责任考核,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严格依法行政。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加强监察和审计工作,坚决整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坚决杜绝吃拿卡要,严厉查处失职、渎职行为。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廉政建设。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继续推进煤焦领域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工程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取信于民。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以及我省出台的相关措施,改进文风会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繁文缛节、迎来送往、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夙夜在公、恪尽职守,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向全省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各位代表,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山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曾经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了巨大牺牲。山西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三晋儿女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辉煌历史,而且孕育了晋商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彰显了“信义、坚韧、创新、图强”的山西精神,这是山西优秀文化的精髓,是我们引以自豪的荣耀,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我们相信,勤劳智慧、淳朴善良的山西人民一定能够继续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各位代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明前景鼓舞着我们,全省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激励着我们。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办好两件大事、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