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人大 山西省政协
索  引 号: 012150SX00100/2022-32171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发文机关: 山西省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1-04-30
标      题: 山西省“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规划
发文字号: 晋政发〔2021〕15号 发布日期: 2021-04-30
是否有效: 有效
索  引 号: 012150SX00100/2022-32171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发文机关: 山西省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1-04-30
标      题: 山西省“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规划
发文字号: 晋政发〔2021〕15号
发布日期: 2021-04-30
主  题 词:

山西省“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规划


晋政发〔2021〕15号


目  录

  第一章  开启一流创新生态新篇章

  第一节 把握创新发展新态势

  第二节 确立创新生态建设新蓝图

  第二章  实施一流创新工程

  第一节 推进实施“111”创新工程

  第二节 推进实施“1331”高校提质增效工程

  第三节 推进实施“136”兴医工程

  第三章 建设一流创新平台

  第一节 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第二节 打造“双创”支撑体系

  第四章 培育一流创新主体

  第一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第二节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第三节 优化产业创新生态

  第五章 汇聚一流创新人才

  第一节 集聚高端领军科学家

  第二节 建立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第三节 培育中介服务人才

  第六章 打造一流成果转化体系

  第一节 完善成果转化服务链条

  第二节 创新成果转化体制机制

  第三节 壮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第七章 实施一流创新治理

  第一节 开展新型举国体制“山西实践”

  第二节 深化科研管理改革

  第三节 完善创新评价制度

  第四节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机制

  第八章 厚植一流创新文化

  第一节 加强科学精神宣传

  第二节 营造诚信包容创新环境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 加强顶层设计和上下联动

  第三节 建立创新投入体系

  第四节 打造科技开放合作新高地

  第五节 树立结果导向考核机制

  第六节 建立创新生态监测评价系统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省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关键时期。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促进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业潜力有效激发、创造动力竞相迸发,基本建成支撑引领转型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流创新生态对我省实现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意义重大。现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开启一流创新生态新篇章

  第一节 把握创新发展新态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作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有关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紧密对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省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大幅增加,截至2020年,全省共建成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省共有103个重点实验室、13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山西省中试基地、105个科技创新团队、45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认定一批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建了我省“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成为首批3家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之一。“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首批获得国家批准建设。

  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19年底,我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总量78778人,企业占比达到62.5%。引进外国人才项目336项,引进高端专家512人次,发放外国人工作许可证3000人次。其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3所白俄罗斯籍专家拉布诺·弗拉基米尔先生荣获2020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6年至2019年,全省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8项。2020年我省通过初评的国家科学技术奖10余项,其中初评建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我省取得了近年来的最好成绩。截至2020年,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16471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42件,均超过了“十三五”预期目标。太钢的碳纤维、手撕钢、笔尖钢,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太重高速动车组轮轴制造的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中车永济电机1200千瓦采用强迫内通风进行直驱驱动等技术为世界首创;世界首台商业规模的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晋华炉)开发成功;F型三系杂交小麦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大力推进实施水资源节约和水环境重构行动、生产生活用能方式绿色改造行动。

  产业创新体系持续完善。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二五”期末的720家,到2020年达到3188家,增长近3.5倍。截至2020年,全省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10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3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3个;有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单位2个,全省省级及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总数达到46家,其中国家级1个。全省共有众创空间267家,其中国家备案众创空间52个、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5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5个、国家备案星创天地65个。

  科技改革深入推进。我省深入推进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发布了《山西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办法》等8个配套专项管理办法;全面修订了《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深入推进“三评”改革,出台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方案》《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落实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措施的通知》和《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收益分配若干措施的通知》。探索以“揭榜制”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以“包干制”优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以“备案制”简化项目结题验收。

  创新文化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健全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建立了科普财力保障机制,我省人均科普投入18元。截至2020年共认定省级科普基地160家以上。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科研诚信建设新格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连续成功举办4届“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其中2019年论坛成为历届论坛中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届,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800多名代表出席。

  “十四五”时期,世界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创新生态建设成为战略任务。

  全球科技创新新格局加速演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已成为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版图的关键变量。新冠疫情冲击了全球经济,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大国博弈,正在引发国际格局和治理体系的重构。新的科学技术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人机物共融的“三元世界”正在构建全新的人类社会图景。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征,对全球的产业体系、经济社会发展、伦理观念、治理规则等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我省正处于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发展动能的创新转换,我省仍存在科技创新素质不高,创新平台偏少,研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总量较少、结构不优,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中介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和矛盾,深层次看,是体制上存有缺陷、制度上存有缺失、机制上存有缺点。根本出路在于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创新生态,实现政、产、学、研、用主体贯通,人才、金融、土地、数据要素汇聚,重塑山西创新环境和产业结构,打造核心竞争力,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在这个转型发展的窗口期、关键期,必须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根和魂,胸怀“两个大局”,把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作为工作指南、逻辑起点,把创新驱动放在转型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着眼推动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深入破解我省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

  第二节 确立创新生态建设新蓝图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国家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勇担“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重大历史使命,坚持“六新”对创新生态建设的导向牵引,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围绕“转型出雏型”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在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过程中形成我省科技创新优势,推动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努力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在中部崛起中抢占先机,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山西创新发展新篇章。

  基本原则:

  坚持党对科技创新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战略支撑。

  坚持把支撑需求和加速赶超作为重要任务。聚焦国家重大创新战略和全省重大创新需求,实施非对称战略,开展前瞻性、颠覆性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攻关,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体现山西地位。

  坚持把科技为民作为根本宗旨。紧紧围绕人民切身利益和紧迫需求,聚焦涉及人民群众的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药品研发、人口老龄化等重大民生问题,让更多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升民众获得感。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补齐人才短板,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坚持系统观念一体推进。坚持高质量和高速度并举,打破部门界限,提升战略层次,统筹、协调、系统推进“111”“1331”“136”创新工程的实施。

  发展定位:根据我省发展的总体战略定位,确定“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战略定位是“三区一高地两标杆”。

  高质量转型发展创新生态示范区。用足用好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在区域层面形成创新生态优化的示范。

  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示范区。以深化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为引领,做好我省科技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的后半篇文章,蹚出举国体制“山西实践”新路子。

  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大力产出、吸纳一流科技成果,着力打造成果集聚—中试—产业化应用的完整链条,打造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内陆地区科技开放合作新高地。牢固树立内陆和沿海同处开放一线的理念,建立“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基地,嵌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区域,提升科技开放能级。

  先进制造业创新转型标杆。支持钢铁、有色等传统优势行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全力打造信创、大数据、半导体等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产业集群,以先进制造业创新带动转型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创新标杆。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落实好能源技术革命改革试点任务,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创新发展。

  战略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力争到2025年,实现我省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的总目标。包括:

  实现3个突破。力争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和国家超算中心在山西布局,实现三个“零”的突破。

  实现5个倍增。力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总数倍增,达到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含省实验室)数量倍增,达到210个;研发经费投入5年实现倍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倍增,达到5000家以上;高科技领军企业达到100家;技术合同成交总额实现倍增,达到530亿元以上。

  完成2个全覆盖。实现战略性重点产业集群中试基地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保持全覆盖。

  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家、科学家和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结构优化,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高等院校“三个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高等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创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成效更显著,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治理结构和发展机制更加科学,军民协同创新机制效能显著提升。

  创新文化新风尚基本形成。科学精神进一步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升,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

第二章 实施一流创新工程

  坚持“四个面向”,统筹推进“111”“1331”“136”三大创新工程,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打造产学研、产科教、医教研融合特色创新体系,以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为方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山西能力”。

  第一节 推进实施“111”创新工程

  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及中试基地、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山西实践”,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同我省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结合起来,加快提升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推动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出雏型。

  实施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围绕战略性重点产业集群,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社会应急突发问题,凝练亟待集中力量突破的科技需求,优先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数据、新材料等产业上加强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研发,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更多采用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科研项目组织模式,集聚国内外各类创新主体,面向全社会揭榜招标。

  加强前沿颠覆性技术攻关。加快建设一批新兴技术和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推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机结合、新型材料、增材制造、基因编辑、储能技术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发展。探索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专家评审委员会,建立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和分阶段支持机制。统筹重大项目布局,吸引国内外颠覆性技术项目和团队在晋发展。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以自由探索为主的基础研究,加强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发展的支持,采取开放竞争方式,择优遴选研究团队,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力争更多从“0”到“1”的突破。强化产业目标导向,明确应用基础研究,对重大科学前沿或重大产业前瞻问题进行超前布局,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一体化部署和全链条实施。积极用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吸引和凝聚全国优势科研力量支持我省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建设国家应用数学中心。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组建企业研究院,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加强对联盟的分类指导和监督评估。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多渠道支持联盟参与国家及省级重大重点项目研发。支持联盟开展共性技术攻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解决制约产业升级的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及高端分析检测仪器设备等难题。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联盟开展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新业态。

  第二节 推进实施“1331”高校提质增效工程

  持续增强高等教育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我省高等教育振兴崛起。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全面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团队建设,全面加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联盟)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着力提高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推动高校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

  推动“双一流”创建。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北大学率先发展,加快实现A类学科破“零”,力争形成2-3个高水平理工科高等院校和一批理工科重点学科。强化与C9等高水平大学交流合作,打造高校科研创新的重要平合。构建全方位“点对点”政产学研融合联合创新体,加强科研成果和仪器设备共享。加强高校与企业共筹共建共享创新平台。

  持续推动“三个调整优化”。推动高校布局、学科学院和专业设置优化调整,打造一流学科,开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做优理工科大学,办名办好综合性大学,指导独立学院平稳转设为单独建制的普通高校。支持建设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学科专业群。调整优化高校学科学院,撤销调整低质错位学科,做强做优优势特色学科,增设空白急需学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促进高校学科强起来。深入推进本科专业调整优化,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服务有力的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着力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

  加快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积极申报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优化重组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人才集聚和培养的区域中心。完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建立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科学、合理地配置创新资源。

  第三节 推进实施“136”兴医工程

  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推进“136”兴医工程,增强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领军临床专科、重点医学实验室和卓越医学团队三项重点建设,协同推进前沿医疗技术开发、医学装备保障、科技基础平台、国际医学协作、专病诊疗中心、产学研成果转化。

  推动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持续完善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布局,积极构建上接国家医学研究机构、下联基层医疗机构的协同创新和临床医学科研体系。支持现有省级中心申报成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或网络成员单位,强化对重大疾病领域和主要病种的覆盖。凝聚一批临床医学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

  推进山西医学科学院发展。发挥省医学科研创新中心委员会的职能,整合省医学创新资源,力争攻克一批高精尖技术、共性关键问题。以医学科学发展推进医疗技术进步为主线,创新全省区域医疗中心科学研究体制机制,优化医学科技人才、平台、项目布局,促进山西医学科学院发挥健康山西的龙头作用。

  持续推进“四个一批”科技兴医创新计划。提倡医工结合、医理结合,鼓励临床应用转化,分层分批挖掘约100名医学科技人才、培养约30个医学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约30个医学重点实验室、开展200项左右重大临床科研项目,力争升级迭代。

第三章 建设一流创新平台

  聚焦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围绕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流创新平台,努力建设区域性重要创新高地,力争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超算中心实现三个“零”的突破。

  第一节 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加强顶层设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按照国家实验室建设要求,对标已有国家重大科学装置,发挥我省优势,集聚省内外创新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主动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重组重点实验室体系,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建设高水平重点实验室。加大中试投入,发展多种形式的中试基地,形成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领域的中试体系。

  培育国家实验室。主动聚焦“量子科技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煤炭绿色低碳清洁利用”“杂粮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争取布局国家实验室和参与组建分中心。

  布局大科学装置。高水平谋划大科学装置,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和交叉前沿研究平台。面向“基于量子光源的引力波探测”领域,探索将废弃矿井改造为基于量子光源的引力波探测科学研究基地。支持山西大学深化与知名院校合作,重点攻关量子信息、精密测量、激光离子加速器等领域先进技术,加快极端光学装置项目建设。引进清华大学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建立覆盖能源互联网主要技术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实验平台。

  打造E级规模国家超算中心。突出国家目标,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力争构建全国大数据一体化算力枢纽节点,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中作出山西贡献。

  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面向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由省内主要煤企牵头,建设煤炭大型气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构建从煤气化原料、工艺、装备研究、中试验证到产业孵化的全流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完整的技术供应链。

  重组重点实验室体系。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保5争5”行动,提升优化已有的2个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力争达到国家重组重点实验室标准;重点支持与产业结合紧密、研发总体实力居国内领先的机构,开展“一对一”重点培育,争取“十四五”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队伍。面向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建设山西省实验室,择优培育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省实验室。重组优化现有省重点实验室,加快新建一批省重点实验室。探索厅市共建重点实验室。

  整合组建科技信息资源平台。集成中央在晋机构、科研院所、高校、行业与地区情报机构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成集资源整合、分析工具、智能检索和最新成果展示“一站式”的科技情报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现有科技报告系统、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积极开发追踪全球创新人才系统、国际国内最新科技成果、获奖成果系统,搭建直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中国知网”科技文献大数据平台挖掘知识、发现知识的优势,跟踪热点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聚焦重点需求,完善引导、激励机制,到2023年首先在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实现中试基地全覆盖。创新建设模式,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中试基地。建立中试基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把中试成果的评估评价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依据。建立市场化的中试利益分配机制,按照中试合同约定分配中试成果产权,推动中试合作有序开展。强化中试基地开放共享,逐步优化共享标准和机制,形成布局合理、开放共享、资源利用高效的中试共享系统。加大中试投入,建立适应不同产业的中试合作机制,推进中试资源共享。

  第二节 打造“双创”支撑体系

  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主线,推动我省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全面推进“智创城”建设,推进综合性众创空间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强高新区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统筹,支撑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加强创新型市县建设。

  推进智创城建设。第一批布局建设15个智创城,其中山西综改示范区3个,太原市2个,其余各设区市分别布局1个。在此基础上,再择优建设一批智创城,打造“山西智创城”品牌。打造智创城双创升级版,聚焦智慧、智能、智力,加快推进已布局规划的智创城建设,高标准打造智创城创新生态小气候。引入一流双创运营团队,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双创全产业链培育体系,提供“空间+孵化+基金+服务+生态”的双创全链条服务。

  推进专业众创空间建设。鼓励我省综合性众创空间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面向区域内细分市场实施精准孵化,力争新建或转型5家以上。率先推进山西综改示范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加快向专业众创空间、专业孵化器转型。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省属国有企业、行业龙头民营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和专业众创空间。鼓励专业众创空间自建孵化器、加速器或与其他孵化器、加速器合作。

  支持高新区质量提升。支持高新区建设,把高新区建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引导高新区内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研发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实施一批引领型重大项目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实行包容审慎的新兴产业市场准入和行业监管模式。

  加强创新型市县建设。深入推进太原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太原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交城国家创新型县建设。新推动建设1-2个国家创新型城市、3-5个国家创新型县(市、区),增强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

第四章 培育一流创新主体

  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创新软硬件环境不断改善,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聚焦重点产业集群,率先打造创新生态子系统。

  第一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提升工程和科技型企业“提质倍增”工程,引导大型企业发挥人员、资金、设备等优势,主动担当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实现依靠创新支撑的企业发展新路。

  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提升工程。巩固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鼓励大企业加快创建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引导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配套协作,组建新型研发机构。鼓励高科技领军企业带动本行业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

  实施科技型企业“提质倍增”工程。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发现、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小巨人、单项冠军、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到2025年,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推动100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全球知名、全国有影响力的高科技领军企业。

  第二节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和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快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动协同攻坚,支撑高质量发展。

  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按照“引进共建、培育新建、整合组建、提升改建”的方式,建设多种类新型研发机构,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创新链条,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到2025年,共认定新型研发机构500家,引进一流创新人才和团队200名(个),集聚科研人员10000名,打造一批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高水平创新平台。

  建设海外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在创新大国、关键小国设立国际联合实验室、海外研发机构和创新孵化中心,引进转化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积极参与大科学计划与工程,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

  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联盟。坚持协同导向,强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的交流合作、协同攻关,跨领域、跨单位整合创新资源。鼓励省内新型研发机构组建联盟协同发展,推动多部门、多单位、全链条协同创新,打造优势互补的创新共同体。

  第三节 优化产业创新生态

  实施产业链一体化创新生态配套专项行动,围绕先进制造、绿色能源、数字产业,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创新生态建设,打造产业创新领先方队,推进新兴产业创新生态全覆盖。以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全力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迈出更新更大步伐。

  打造产业创新领先方队。在大数据、半导体和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率先形成创新生态子系统。到2022年,在全面启动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创新生态子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率先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数据、新材料、光机电、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若干前沿性、战略性产业上形成领先方队。同时,突破一批行业共性、关键重大技术,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重大创新平台,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

  推进新兴产业创新生态全覆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按照“前瞻设计、突破瓶颈、示范引导”原则,制定产业生态建设方案,明晰产业创新生态建设路径;统筹布局高水平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探索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机制,采取创新引领、项目带动、链式布局、园区承载模式,全力推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提链”,着力构建以龙头企业为牵引、“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配套企业+产业基金+政府服务+开发区落地”的产业创新生态。

  打造区域转型创新示范高地。深入推进太原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山西综改示范区建设,鼓励企业创新中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加快城市水、电、暖供给和管理的关键技术突破,促进在省内首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升促建”推进运城盐湖等高新区建设,支持长治、阳泉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依靠科技实施“特”“优”战略,改革科研体制,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改革绩效评价制度,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大力支持晋中国家农高区建设,持续推动谷城院一体化,把晋中国家农高区打造成为农村改革的先行区。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培育和引进科技含量高、装备优良、科技先进、知识密集、要素完备的农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带动全省农业产业链培育和农户增收致富,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第五章 汇聚一流创新人才

  深化人才引育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第一节 集聚高端领军科学家

  坚持内培外引,实施重大人才工程,落实“十四五”院士后备人选培养计划,实施高端领军人才培育行动,引进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集聚打造对山西转型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

  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对高层次人才的支持力度,凝聚和培养一批与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紧密结合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制定山西省人才分类评价办法,针对不同人才给予分类施策。优化实施省级人才计划,出台《山西省省级人才计划优化整合方案》。

  实施院士后备人选培养计划。落实“十四五”院士后备人选培养计划,对遴选出的高端领军人才,省级财政给予科研经费资助,特殊经费需求实行“一事一议”。对培养产生院士的单位,省级财政给予奖励,用于支持院士科研团队与科研平台建设。在项目支持、团队支撑、平台依托、交流深造、宣传推荐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精准支持。

  实施高端领军人才培育行动。面向全球遴选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家、高端领军人才及团队,建立高层次科技人才数据库,实时跟踪,动态调整。建设山西人才共享云平台,利用互联网高效匹配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需求。依托“111”“1331”“136”等重大工程,实施高端领军人才培育行动。在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相关部门主动进行资助培养。围绕科技和产业重大项目重大需求、重大项目配备紧缺人才,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实施更灵活的人才、团队引进制度。围绕“六新”,设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专项,强化创新创业平台的“磁吸效应”。聚焦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瞄准“高精尖缺”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加大“柔性用才、项目引才”力度。制定实施招才引智清单及任务分解、责任落实方案。通过联合建立研发分中心、“兼聘兼薪”、“候鸟式”聘任、“双休日”专家等途径,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将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吸附到我省相应的产业技术平台上,实现“唯才是用、外才晋用”。健全“一对一”服务机制和服务联盟制度。引进与培育一批服务省内创新需求、专业特色突出的高端特色智库。

  第二节 建立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把企业家培育作为建设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增强创新型企业家话语权,强化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培训,建立企业家容错纠错机制,建立一支具有超前创新意识、过人思想境界、非凡经营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实施创新型管理人才培育计划。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实验室、产业创新研究院,集聚一批创新型企业家。构建分类分层、多轨的薪酬体系,鼓励重点新兴领域的企业建立创新管理者激励机制,引入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管理人才。加快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级管理人才。实施创新型管理人才孵育工程,适应产业壮大、企业规模、水平提升需要。

  增强创新型企业家话语权。吸收企业家参与科技创新政策、创新规划、科技计划、技术标准制定和立项评估等工作,在各级政府组建的科技类评审委员会(专家组)中,要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企业家或企业技术专家的加入。发挥企业家熟悉市场,掌握国际产业科技前沿的优势,邀请企业家凝练创新需求,提出关键技术攻关目标任务。

  强化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培训。把企业家队伍建设纳入全省人才队伍总体规划,开展企业家培育培训活动。建立健全企业家培训体系,强化忠诚意识、拓展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增强创新精神、锻造优秀品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行业协会商会、知名企业合作,搭建企业家学习交流平台。组织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习考察和专题培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建立新生代企业家英才库,实施千名民营企业家培养行动,打造一批优秀民营经济领军人才。

  建立企业家容错纠错机制。合理界定容错界限,建立负面清单,建立有利于企业家创业投资、战略决策、参与市场竞争的容错机制,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创新失误失败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和帮助。建立合理的补偿或补贴机制,探索设立支持企业创新试错的专项资金。完善科研管理,重点解决创新项目没有按时完成而被收回前期补助资金等实际问题。

  第三节 培育中介服务人才

  依托科技类社会组织,根据科技中介服务特点,吸引科技咨询、科技评估、科技代理、技术转移转化等专业化中介服务人才,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培养技术经纪人专门人才,广泛集聚各领域服务人才,打造一支专业化、复合型、高度活跃的科技中介服务人才队伍。

  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队伍。完善多层次的技术转移人才发展机制。加强技术转移管理人员、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人才队伍建设,畅通职业发展和职称晋升通道。统筹运用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通过市场收益等渠道鼓励科研人员从事技术转移活动。通过项目、基地、教学合作等吸引海外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和团队。鼓励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技术转移服务。

  鼓励高校培养技术经纪专门人才。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举办技术转移相关的学科专业。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示范基地,开展技术转移培训活动,培养技术转移人才,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转化。结合我省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推动院校与企业的科技合作,共同组织产业论坛、专家咨询等活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设置专职技术经纪人创新型岗位。鼓励科研人员兼职开展技术经纪活动,把技术经济活动纳入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范畴。有条件的高校将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培养结构,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支撑作用,推进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支持院校主导型基地建设,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或依托职业院校建设区域性、行业性开放实训中心,突出模块化实训特色。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强专业技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依托实训基地向全社会劳动者提供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企业主导型基地建设,加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职业院校、高等学校的校企合作,提升企业员工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在校学生市场化和专业化能力。

  广泛集聚各领域服务人才。实施重点领域专业技术转移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围绕重点产业迭代创新、重大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全要素服务,遴选组建骨干人才库,广泛集聚财会、金融、法律等领域人才。对入库人才给予学历提升、业务培训、课题研究、挂职交流、人才工程评选等多方面奖励和支持。

第六章 打造一流成果转化体系

  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实施从需求到产业应用的一体化布局,从省到县上下贯通,从机制协调到硬件配套的全链条覆盖。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第一节 完善成果转化服务链条

  建立省、市、县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由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健全省、市、县三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协同网络,建立基本覆盖省内所有县(市、区)的县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持续落实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推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三权下放”。按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要求,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制度,将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列为地方政府的考评指标和创新支持依据。

  发挥服务平台的“科技红娘”功能。重点提升山西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平台服务范围,完善平台功能,强化平台服务职能,推进科技成果线上与线下交易有机融合,打造全省域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工程和服务中枢,迈入平台服务成果转化的2.0时代。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功能示范集聚区。发挥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各类产业园区(开发区)中培育要素聚集、定位明确、功能完备,平台、企业和机构集中的示范集聚区。提升区域内和跨区域成果、人才、资本、服务等创新资源整合能力,鼓励太原市和山西综改示范区申请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子基金,打造服务华北辐射全国、高水平的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第二节 创新成果转化体制机制

  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坚持目标引领,强化成果导向,深化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化支持机制。完善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常态化路演和科技创新咨询制度。

  完善科技成果评估和作价投资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入股定价、合作对价机制,以协议定价、技术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市场机制确定成果交易、作价入股的价格,采取灵活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合理设置合作对价。加快实现成果的经济价值,滚动扩大成果的社会效益。

  激发科研人员的内生动力。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支持以科研成果作价入股。积极落实成果转化奖励和报酬的有关规定,完善相应的岗位管理、考核评价、收入分配、激励约束等制度,切实激发科技成果转化互利共赢理念,形成激励科研人员敢为、愿为的创新氛围。进一步细化、完善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管理制度,探索“横向经费”使用管理模式创新。

  畅通成果转化落地对接机制。各类产业园区要为科技成果在园区落地提供土地、厂房、基金、政策等全面配套,打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最后一公里”。整合各类资源,“一企一策”“一成果一办法”建设一批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功能的企业孵化器,培育发展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第三节 壮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积极发展研发设计、中介咨询等产业,积极落实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山西综改示范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

  认定科技成果投融资评估第三方机构。遴选资产评估事务所,建立评估专家委员库,形成科技成果评估体系,规范科技成果价值评估行业发展。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产业研究院。在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与企业建立产业研究院的基础上,推动省内各高校与省内外企业合作建立面向市场的产业研究院,针对企业需求开展研发及服务活动,同时推动国家级与省级创新平台和高校共享共建。

  培育技术交易市场。依托高效互通的全省技术交易网络,集聚成果、资金、人才、服务、政策等创新要素,培育发展若干功能完善、辐射作用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省性技术交易市场。健全与全国技术交易网络互联互通机制。“十四五”末,努力实现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较“十三五”目标翻番。

第七章 实施一流创新治理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治理体系,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山西能力”。

  第一节 开展新型举国体制“山西实践”

  发挥体制优势,创新制度环境,统筹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点改革,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建立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攻关协同攻坚机制,完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和组织管理方式,持续优化省级科技计划体系。

  建立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坚机制。聚力我省信息技术创新、大数据、半导体等主攻方向,部署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制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方案,建立“卡脖子”技术动态清单,扩大重点项目承担单位“库存”,更多采用“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集成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资本等优质科研资源协同攻坚。

  完善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改革科研项目组织管理和项目形成机制,加大采用“揭榜挂帅”、委托定向、并行支持、悬赏等新的组织模式。简化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减少项目实施期内的各类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活动,探索推动对同一项目同一年度的结果互通互认,避免重复多头检查。强化项目验收绩效评价,建立以项目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

  优化省级科技计划体系。改革重组省科技计划,形成面向科技前沿、聚焦重大需求、促进产业变革的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布局。改革项目支持机制,围绕前沿技术、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分类管理,实施分段资助、分期拨付形式精准支持。健全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设置应对重大公共事件的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定向应急科研攻关。强化原创成果储备,建立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库,搭建储备平台,建立科技攻关与科技决策研究绩效评估机制,强化对应急处置、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评价。

  第二节 深化科研管理改革

  坚持“四个面向”,围绕战略性重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需求,以关键核心共性技术、技术综合集成、产业化技术专项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全周期管理链条。探索科技项目专员项目管理“首位”责任人制度。持续推动科研诚信建设和“四个简化”。

  建立全周期项目组织链条。瞄准产业的重大科技需求,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探索推行“凝练需求+全面揭榜+科学评审+里程碑管理+绩效评价”的全链条管理,将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应用导向贯穿于科研项目的全周期。

  完善一体化科研管理体系。按照“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将科研项目管理架构划分为需求凝练编制论证、项目评审立项执行、成果评价与监督三个板块,通过内部职能划分、流程再造等方式,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监督又协调一致,促进科研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探索实施科技项目专员制度。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创新科技管理服务模式,通过聘任制公务员担任科技项目专员,对科技项目全流程、各关键环节进行管理指导和服务,独立开展监督和信息反馈。推动聘请知名技术和管理专家担任科技项目专员。

  持续推动“四个简化”。简化项目申报流程,实行项目材料网上报送和“一次报送”;简化评估检查流程,重点针对关键节点进行管理;简化仪器设备采购流程,可集中一次性提出申请;简化进口样品通关程序,允许进口样品以临床试验(项目)周期或年度为单位发放批件。实现项目管理向信用制、契约式管理转变。

  第三节 完善创新评价制度

  深化“三评”改革,完善基于创新导向的评价管理制度和标准,建立科技攻关与科技决策研究绩效评估机制,强化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评价。引入市场化机制全面推进第三方评价,同步加强科技“放管服效”改革。

  深入推进“三评”改革。完善分类评价标准,制定突出创新导向的评价办法,建立分类、分层的差异化创新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支持制度,重点评价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以及服务转型综改的实际成效,并作为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

  全面推进第三方评价。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制。拓展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评价渠道。完善国有企业创新评价机制,建立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创新性评价,紧密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对企业的战略决策、重大资金安排和项目布局,做到及时性介入评价。注重差异化评价,围绕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实施有针对性的、可比较的科学评价。加强科技创新的考核引导,把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作为制造业企业的重要指标。注重评价结果的应用,复制推广放大有益经验,及时发现创新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加强科技放管服效改革。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加快完善科研项目管理、评价、收益分配等制度,积极审慎扩大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青年科研人员自主合理使用经费承诺制,合理扩大高校、科研机构科研基建项目自主权,缩短审批周期,将利用自有资金、不申请政府投资的科研基建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允许高校、科研机构自主制定横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可作为评估、检查、审计等依据,实行有别于财政科研经费的分类管理方式。遴选组建科技型企业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作用,为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精准培训服务。

  第四节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机制

  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水平,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专利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实施技术标准引领行动,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的制定或修订,推动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出台《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加快建设中国(山西)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构建集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与一体的工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健全仲裁、调解、公证和维权援助体系。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处理和司法活动中引入技术调查官制度,协助行政执法部门、司法部门准确高效认定技术事实。

  促进知识产权运用。调整优化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加大对专利后续转化运用的支持。提高专利考核指标的科学性,更好地激励高价值专利的产出。完善山西省专利奖的评审与激励政策,强化省专利奖标杆引领作用。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培训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加强重点产业领域专利布局,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技术标准引领行动。支持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参与重点产业领域国家、国际标准化活动,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或修订。推进山西综改示范区及太钢、太重等单位创建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立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互动机制,优化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工作机制,推动重大科技专项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第八章 厚植一流创新文化

  把培育创新文化作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硬指标硬任务,加大科普宣传,弘扬科学精神,完善工作机制,真正形成崇尚创新、革故鼎新、守正出新和敢为天下先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厚植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的创新土壤。

  第一节 加强科学精神宣传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深入宣传科技重大决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卓越、久久为功的创新氛围。

  培育特色创新文化。依托科普基地、科技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设施建设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加大科技领域时代楷模和“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力度,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大力弘扬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和守正创新的工匠文化,鼓励科技工作者潜心研究、久久为功,致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树立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引导企业家开展跨界融合,进行颠覆式创新,鼓励企业家专注品质,追求卓越,推动“山西制造”向“山西智造”转变,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山西品牌”,争当新知识的创造者、新理念的启蒙者、新技术的发明者和新产业的开拓者。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通过现场会、经验交流会、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科技重大决策、解读科技领域重大改革、重点政策措施,回应社会关切,让科研人员理解改革初衷,认同改革举措。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推动科普内容、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积极开展典型科技人物、科学精神的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加强《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宣传与培训,继续举办“科技活动周”等重大群众性科技活动。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高政府公共科普能力,持续做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深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面实施公民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提升行动,继续办好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客大赛等活动。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鼓励在校大中专学生开展创新性实践、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全方位、多层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行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大力实施科技教育与培训、社区科普益民、科普信息化、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产业助力、科普人才建设等六大工程。

  第二节 营造诚信包容创新环境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坚持伦理先行,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培育创新容错文化,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包容的创新环境。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以作风学风、科研诚信等文件精神落实落地为抓手,切实推动全省科研领域作风学风转变,加快建立覆盖全省的科研诚信信息系统。建立健全诚信责任制,加强科研机构、项目承担单位、评审专家、中介服务机构的诚信管理。完善科研机构内部监督约束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常态化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加强科技计划全过程诚信管理。健全科研诚信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科研诚信的承诺和报告制度,实行评审行为记录,研究制定评审中请托行为调查处理细则,明确科研失信行为调查惩治主体和程序,加大对科研违规失信事件的查处力度,将存在严重科研失信行为的相关责任主体,列入失信名单,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

  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坚持伦理先行,建立基于防范原则的“适应性治理”,加强科技伦理风险评估。开展科研人员科技伦理规范培训和科技伦理教育,提升科研人员的科研伦理意识。按照监督“长牙齿”的工作要求,严肃处理科技活动违规行为。建立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制度,完善科技伦理规范体系和执行监管体系,坚决查处学术不端和违背科研伦理的行为。重点对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具有潜在威胁的科研活动,实行立项前科技伦理承诺制,倡导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制定负责任的科研行为规范,营造重伦理、讲道德的创新环境和学术氛围。

  培育创新容错文化。持续深化科技、人才、教育、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监督检查机制,实行审慎包容监管。充分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和科研人员的合法利益,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探索建立青年科研人员自主合理使用经费承诺制,保障科研人员学术自由。制定勤勉尽责规范和细则,探索通过负面清单等方式,建立创新容错试错纠错机制,厚植创新沃土,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

第九章 强化工作保障

  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规划实施组织。建立“一把手”抓落实机制,加强省市县协同联动,形成合力。树立结果导向考核机制,建立创新生态监测评价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开放,为规划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保障。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构建省创新生态建设领导体系。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体制,在战略谋划、政策制定、工作推进上形成全省“一盘棋”。发挥省创新生态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对全省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及重大政策的研究,讨论、审议全省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项目,协调省政府各部门之间及部门与各市之间涉及科技的重大事项。科技、教育、财政、土地、税收、人才、产业、金融、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审计等政策同向发力,协同要素配置,形成目标一致、协作配合的政策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具体推动全省创新生态建设工作的进展和调度,制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各市、各部门组建相应机构,形成全省创新生态建设强有力的领导体系。

  建立创新生态“链长”责任制。推动设立产业创新链“链长”负责制。“链长”负责组织调研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全面掌握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关键共性技术、制约瓶颈等情况。研究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负责协调产业创新链的建链、补链、强链工作,推动做优做强做大产业链,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建立市、县(市、区)政府“一把手”抓创新落实的工作机制,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项目孵化等方面带头抓试点示范,谋求新突破。

  第二节 加强顶层设计和上下联动

  加强创新生态理论前瞻性研究。主动与国家级科技智库建立密切联系,培育建设省创新生态研究智库,加强对中国情景下后发地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强化对国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成功经验的案例总结,提升研究水平与质量。对未来有可能形成颠覆性创新的新产品、新产业开展前瞻性研究,加强相关技术储备。加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在区域创新治理中的应用。

  完善创新战略规划和行动协同机制。加强战略统筹、规划引导,推进规划的落实落细落地。加强省级规划与国家有关规划的对接和部门专业规划及各市规划的衔接,形成规划—行动计划—年度工作计划层层分解、一体推进的落实体系。

  加强省部会商、厅市会商机制。以创新生态建设为契机,落实与科技部新一轮省部会商工作事项的落实,做好省部会商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争取更多重大技术攻关、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改革政策融入国家战略。推进地市创新生态规划编制和配套政策完善,建立厅市工作会商制度,明确省市部门责任,实现创新生态规划、政策上下贯通,无障碍推进。

  第三节 建立创新投入体系

  超常规提升研发投入强度。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的多元化研发投入体系。主动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建立创新导向财政科技经费支持机制,优化财政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阶段投入比例。全面落实普惠性财税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支持省属国有工业企业设定研发投入比例下限,完善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视同企业利润的考核机制。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办法,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政策,引导企业规范研发投入归集、核算。完善各级政府的财政科技资金监管和绩效考核机制。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建立事权财权相匹配的多元投入体系。从事权上移和财力下移两方面,进一步协调完善事权财权相匹配的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体系。在事权上移方面,将基础研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财力由省级财政承担。在财力下移方面,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技术改造等部分省级财力转移给市、县政府。推进地方事务进度和效率的匹配。

  加强财政投入绩效考核。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行阶段性考核验收,规范项目验收程序,实行较为统一的项目验收标准,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量化指标评价体系。对产业技术研发重点项目,逐步建立阶段性评估机制,促进创新研发,加速科技成果向科技应用转化。通过对财政科技资金的科学监督,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实施金融创新覆盖工程。加快构建研发—中试—生产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金融体系。建立银企对接平台,完善对接机制,创新银企对接形式。探索政府性融资机构设立科技融资担保专业部门或分支机构,与银行进行战略合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科技信贷授信额度。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支持“双创”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发行“双创”债券。建立政银保联动信贷机制。深入发挥科技支行作用,加强知识产权等轻资产抵押贷款。完善监管机制,探索推进科技小贷等相关工作,实施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加强宣传引导,鼓励省内外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等与我省科技型企业合作发展。

  完善直接融资和风险分担机制。支持百家高科技企业进入省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开展资本市场县域工程,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培育双创企业科创板上市。推动创新型企业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企业创新板”挂牌,将“企业创新板”打造成科创板的孵化基地。发展壮大区域性股权市场,支持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创新发展,打造面向实体经济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抵押担保、信用贷款、保证保险等综合服务,培育壮大天使、风投、创投机构,依托各类产业基金、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分担企业创新风险,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支持。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创新。鼓励政府投资基金与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合作,探索投贷联动、投保联动、联合投资等多种创新模式,推动政府投资基金与社会资本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对接。鼓励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等投资主体出资参与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加大市场化子基金支持力度,鼓励广泛募集社会资本,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吸引市县政府开展联动投资,充分发挥政府出资的引导作用,共同撬动社会资本,扩大财政资金投资效用。

  全面落实国家鼓励创新的税收政策。用好用足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加强部门信息互通共享。通过建立数据共享采集平台,进行数据整合,推进科技、工信、税务等部门应用数据的无缝交换和共享访问。

  第四节 打造科技开放合作新高地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积极推动和拓展政府间科技合作,加强科技人员交流互访。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加强政府间科技合作,设立联合研发项目计划。加大“一带一路”项目支持力度,以项目落实国际科技合作。与重点国家共同实施政府间产业联合研发计划,共同支持面向国际市场开展以产业化为目的的研发合作。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积极参与或举办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活动。

  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加快建设海外人才工作站,重点引进我省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急需的高层次、紧缺型境外人才。开展工作站年度绩效评估工作,按照评估结果分为不同等次,财政依据评估等次分别给予不同金额的工作经费补助。

  推进与海外孵化器、国际创业组织和服务机构合作。支持双创示范基地依托双创周“海外活动周”等举办创新创业重点活动,加强与海外孵化器、国际创业组织和服务机构合作,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撑。支持构建海外创业服务网络,加强城市间、企业间和机构间的政策沟通、资源融通和产业链接。

  开辟建立国际科技成果展示中心。依托山西综改示范区五大中心建设,开辟建立国际科技成果展示中心,形成长期、稳定的国内外科技成果固定发布机制,通过运用现代VR技术、5G技术、远程互动等技术,及时展示国际、国内最新创新成果。经常性开展创新水平高、技术成熟度好、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路演,大力营造科技成果转化的软环境。

  设立科技合作项目专项。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效对接《京津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协作联动,每年支持一批共同开展的联合攻关项目,打造一体式创新链群支撑体系,形成联动式创新要素共同体市场。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等高端智库的合作,把山西建设成为京津冀向中西部地区辐射的战略支撑带,形成互惠互利的创新合作新格局。

  设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合作专项。与黄河流域九省(区)共同开展跨区域、跨层级、跨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争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排头兵”。牵头设立一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合作专项,促进黄河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探索建设黄河流域现代科技创新协同中心,整合各行各业跨界资源,培育赋能型、内涵式、引擎性的黄河流域创新发展新动能。

  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出台《山西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发布年度《山西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需求清单》,围绕战略性重点产业集群,灵活采用“事前立项、事前资助”或者“事前立项、事后补助”的方式,针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及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主动承接的优秀项目纳入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或在相关专项中予以资助,并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和落地保障。

  引进C9高校来晋建设分校、研究院。与C9高校共建技术创新中心或研究院等,开展协同攻关、推动成果转化,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提供科技支撑。联合C9高校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博士后工作站和流动站,为山西培养和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实行“一校一策”,吸纳C9高校专家学者加盟我省智库,承接山西重大战略咨询课题,强化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

  推行“产业飞地”“科创飞地”。积极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智慧+运用”等发展模式,通过“飞地”借智借资,引导我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加强交流,共建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战略性重点产业集群的“异域产业化”进程,形成“前台在一线、后台在三晋”的科技创新发展“双向模式”。

  鼓励加入国际大科学计划、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等。积极融入国际创新网络,实现多边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双边发展,在瞄准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创新大国、科技大国的同时,加快开拓以色列、瑞典、芬兰等关键小国,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朋友圈”。着力推动国际化创新载体建设,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加速创新资源全球化布局,形成“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合作通道。

  第五节 树立结果导向考核机制

  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全面落实“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坚持事业至上、因事择人,优先任用创新型干部。搭建创新型干部实践锻炼成长平台,实施“干部专业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专门举办创新驱动发展专题培训班,提升干部抓创新发展的能力。建立创新型干部多途径、多环境、多岗位挂职锻炼、选调、交流、提拔等长效机制。

  完善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分类分层创新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创新考核比重和考核力度,构建由创新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有机结合的创新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重用能创新、想创新、善创新的干部。建立干部创新容错机制,培育担当精神,充分发挥干部工作的“指挥棒”作用,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工作,加快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切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以创新成效作为评价重点,做到人事相宜、人岗相适。建立干部作风常态化明察暗访机制,督促广大干部开拓创新、积极作为。

  加强财政绩效评估考核。加强科技计划评审、科技奖励评审、科技项目评估等科技计划绩效评估制度,不断完善评估体系。出台科技计划分类绩效考评办法,明确相关评估标准,建立以成果转化应用效果作为检验评估绩效标准的机制,确保科技评价和考核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改善项目鉴定制度,加强项目实施效果评估。

  实施科技创新投入与绩效挂钩。坚持结果导向,精准施策,实施考核评估结果与奖惩相挂钩,形成追责问效机制。按照考核评估结果,综合采用“拨、投、贷、补、奖、买”等方式,优化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向,重点用于研发平台与孵化器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引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中介机构培育等,支持科技创新。探索实施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国有资本运营、混合所有制实体运作的三层架构科技投入体系。

  第六节 建立创新生态监测评价系统

  研究建立创新生态统计指标体系。围绕创新生态建设相关的创新体系、产业创新系统、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文化环境等,研究建立创新生态统计指标体系,为目标责任制建立及考核提供依据。

  开展创新生态统计调查、监测和评价。参照国家创新制度调查工作模式,培育第三方创新生态统计调查研究机构,对各市、开发区、高新区创新生态建设开展调查、监测和综合评价等,定期开展数据采集,强化监测分析,定期发布统计监测评价结果。

  完善创新工作督办体系。将创新生态相关的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有关指标纳入“13710”信息督办系统的重点工作任务。

  强化创新政策实施监测机制。以强化“领导驾驶舱”应用为支撑,通过“领导驾驶舱”系统实时反映区域创新生态运行的关键指标,直观地监测创新生态指标体系的变化情况,找出差距,促进创新生态规划精准高效落地。

附件:
相关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