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的午后,在晋中市太谷区水秀镇武家堡村的有机旱稻试种基地,一名男子正在稻田里忙碌着。

  这名男子名叫郭辉,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的身份,根本看不出这个皮肤黝黑、浑身尘土的小伙子是晋中国家农高区管委会的干部。

  郭辉出生于1981年,2003年从信阳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毕业后,到兰州大学继续深造。硕博连读期间,他成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进化与生态学系联合培养博士。29岁时,郭辉通过复旦大学生态学专业博士后进站考核。2013年,正式加入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任教。2021年11月,作为山西省首批科技博士服务团成员,郭辉来到晋中国家农高区挂职,担任管委会副主任。

  有机旱作是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晋中国家农高区重点打造的重要项目。今年以来,晋中国家农高区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手合作,吸纳了全国旱稻种植多种先进技术,在北方地区开展有机旱稻试验示范种植,让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在北方落地就成了郭辉的主要工作。

  “要想‘旱稻试种’实现质的飞跃,就得不断改进作物播种技术促进其生长速度,并运用生物菌剂、土壤修复剂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持续关注绿色防控技术,包括旱地杂草的处理及旱地后期的水肥管理技术。”提起专业知识,郭辉开始滔滔不绝起来。他介绍,有机旱稻试种项目是旱作农业在我省的又一生动实践,将为北方的粮食结构提供新的研究方向。目前,晋中国家农高区30亩有机旱稻品种筛选与绿色生产试验示范基地里,已试种了110个品种。

  有机旱作是晋中国家农高区的特色,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一个认定的技术标准。具体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并不明晰。为此,初来乍到的郭辉必须走出去进行大量市场调研,反复请教各地专家,学习和获取更多资源。经过不懈努力,在郭辉的牵头带动下,晋中国家农高区成功申报山西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为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提供了有效遵循。

  “来之前白白净净的小伙子,现在晒得皮肤黝黑。”谈及郭辉,熟悉他的辖区企业、农户、同事都说,这个挂职干部很接地气,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园区企业,满腔热情一心扑在农业发展上。

  “搞农业是田间学问,脚上踩泥,心里才有数。”郭辉笑着说。

  作为我省首批科技博士服务团成员,郭辉来到晋中国家农高区挂职后,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协助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校企合作对接等工作,他推动晋中国家农高区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的北方有机旱稻研发中心落地,协调湖南省农科院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农业大学等,开展旱稻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示范。山西农谷功能食品加工基地展览馆的规划设计、《山西智创谷引才留才若干措施》的起草,都有郭辉带来的新思路。

  晋中国家农高区人力资源部部长王翔告诉记者,郭辉今年只回过一次南京,但起因并不是探家,而是得知农高区内山西鸿泰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攻关的禽畜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处于瓶颈期后,专门跑回南京拜访国内有机肥、苗种领域知名专家,并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专家到农高区指导交流,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农业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新时代农业所取得的成就让我对所从事的行业充满了信心。”郭辉表示,将通过4—5年的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中国北方规模化种植的旱稻新品种,研发集成旱稻节水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助力晋中国家农高区旱稻产品品牌打造,助推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和“特”“优”农业发展,让“科技之光”遍洒广袤田野。

记者张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