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船舶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里见到武鹏飞时,他正在对新设计的制动器进行高温和低温测试,10月底,他刚刚凭借“一种应用于大功率的风电制动器设计”在全省“五小”创新大赛中获得2022年度省总工会一等奖。武鹏飞说:“优化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向技术创新要答案,竭尽所能把产品做好,一直是我的目标。”

  2013年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毕业后,武鹏飞进入江淮重工,从事风电制动器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刚进厂时,他还是懵懂青年,跟着一个技术组师傅学习。“师傅对技术十分精通,从制动器的设计开发到图纸工艺的编制,都是师傅一手弄的。”武鹏飞回忆道。师傅的敬业精神让他印象深刻,除了经常加班加点工作,遇到关键时刻更是挺身而上。2015年,制动器进行开发试验,需要使用高低温设备,当时只有偏远山区的实验场里有这种设备。为了满足产品试验要求,武鹏飞跟着师傅去山区做试验,吃住都在山里,一住就是一周。“整天面对的除了设备,就是大山,几乎与外界隔离了,那会儿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把试验做好。”

  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科班出身的武鹏飞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加强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在科研项目中不断实践,逐渐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成长为“吃得苦、肯钻研、技术精”的业务骨干。

  武鹏飞入厂的这段时间,正是江淮重工迅速成长阶段,也赶上了我国风电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国内风电行业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控制风叶转速及航向的制动器的市场需求也在同步增长。“我很幸运,时代给了我成长机会。”采访中,武鹏飞感慨道。

  江淮重工有关的风力发电场所大多位于山巅或海岛,时间一长,制动器的内部难免会有风沙、灰尘进入,加上在压力和温度双重作用下,内部会出现硬化、碳化等现象,导致制动器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制动器的零件大约每两年就需要更换一次,这给武鹏飞提供了很多学习实践机会,也给他提出了产品的改进方向。

  随着单位维保业务量的扩大,2019年,一直在车间进行产品设计制造改进的武鹏飞第一次跟着售后团队去四川平凉地区,对20多台风机的制动器进行巡检。武鹏飞介绍,巡检的第一步就是学会爬风机,徒手攀爬80米,不仅要战胜对登高的恐惧,还要克服体力上的透支。

  “这次巡检对我来说,是挑战,更让我看到了产品还需要改进,也算是苦中所获。”武鹏飞笑着回忆说,当时上了风机后,面临的困难就是要将150公斤重的制动器从安装基座上拆下来,放在机舱地面上。“风机机舱是一个长宽约2米、高度约1.8米的空间,而制动器安装的位置在1.6米左右,在略显逼仄的空间内对这个高度的设备进行拆卸,让身高超过1.8米、体重近百公斤的我很难使得上劲。此外,固定制动器的螺栓有12组,由于扭矩力较大,即便使用电动力矩扳手,拆下这12组螺栓也得半个小时。因此,维修一台风机基本就是一天时间。”武鹏飞说,“去的时候正好是夏天,加上工作要求必须穿工衣,工作整整一天,从风机下来整个人都跟水洗了一样。”那次在四川,武鹏飞和同事们在山上待了20多天,大家虽然累,可看着风机叶片呼呼地旋转着,感到十分自豪。

  这次经历让武鹏飞对风机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让他下定决心对制动器向轻量化进行改进研发。2020年11月,武鹏飞职工创新工作室成立,这是一个有着15人的创新团队,负责制动器、摩擦片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攻关,同时也负责培养技术骨干。作为这个团队的负责人,武鹏飞继承老一辈江淮人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以身作则:他制定完善有利于科研创新的机制,让工作室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充分迸发创新潜能;他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取长补短。

  由于风电制动器技术要求高,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修改和测试,每一步攻关都可能花费数月之久。在这期间,武鹏飞团队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和挫折,他们反复修改项目设计方案,一次次调整产品尺寸,在试验机上开展大量试验。

  在做科研项目时,武鹏飞对“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感触越来越深。他告诉记者,在一次研发新产品时,前期的计算分析、理论设计、样品试制及装配和高低温试验等都很顺利。可就在最后一项极限疲劳试验中,设计的疲劳试验为30万次,做到10万次时,产品却出现了渗漏油现象。对于制动器来说,一旦出现渗漏油,就意味着产品设计失败,需要找到问题所在,更改设计方案,推翻前期数据,重新进行试验。查找原因后,发现问题出现在产品背面的厂家标记里,仅仅是因为标记向下移动了2毫米,导致产品强度变弱,使得液压油从厂家标记的位置渗漏出来。之后,武鹏飞和同事们积极整改,重新试验,最终达到设计要求,准时交付了客户。“这样一个小问题,让我们的产品周期延后了整整一个月,也让我深深理解了什么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牢记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正是这样的重视细节、精益求精,武鹏飞职工创新工作室收获了沉甸甸的成绩。截至目前,工作室完成公司级科研项目12个、国防科技报告18篇,每年平均参与“五小”活动10个,每年参与QC小组活动1—2个,极大提升了公司制动器产品的性能,有力保证了制动器产品的高水平交付。

  谈起这次在全省获奖,武鹏飞说:“我们团队设计的这种制动器不但功率大,而且尺寸小、重量轻,以前的产品大概有150公斤,现在改进后只需60多公斤,在夹紧力不变的基础上,成本直接减半。”在风能领域,大功率的风电制动器是确保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这项设计创新不仅对武鹏飞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突破,对公司和行业都具有现实意义。

  10年来,武鹏飞参与过众多科研项目,其间获得2项发明专利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连续多年参与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五小”竞赛并获奖,还因此荣记个人一等功一次。

  如今,产品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武鹏飞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持续提升产品性能、满足市场变化和需求。“我会继续学习和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应对未来10年至20年的大趋势,继续向技术创新要答案,为服务公司高质量发展、推动风电制动器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